台灣大學溫哥華校友會於下週六 02/11 晚上五點半舉辦 臺大溫哥華校友會 2023 年會員大會暨新春聯誼餐會 。歡迎各位校友與朋友踴躍參加。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介紹


您有家人及親屬還在就學階段嗎? 
想知道如何能讓您的孩子夠有競爭能力嗎? 
那你應該瞭解一下什麼是IB課程

IB課程的由來

在六十年代,隨著歐洲共同體的崛起,國與國之間的商貿往來和外事公務越來越頻繁,因而出現了「移動家庭族」。隨之而來的是這些移動家庭子女的教育問題,他們迫切需要一種世界範圍內的網絡式的教育機構來滿足這些移動家庭子女的接受教育並得到相應認可的要求。於是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應運而生。

國際文憑組織所開設的課程大致分為三類
  1. DP (Diploma Program) -是為高中學生設立的大學預課課程,我們叫做高中課程。
  2. MYP (MIddle Years Program) - 是為1116歲少年開設的中學項目課程。
  3. PYP (Primary Years Program) - 是為312歲兒童開設的小學項目課程。
IB的目標與趨勢

經過30多年的努力,國際文憑組織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員學校已由最初的十幾所發展到今天的一千多所,遍及世界近百個國家。其文憑被2000余所大學承認,其中包括哈佛、劍橋、牛津等世界一流的名牌大學,近年來更有日益擴大的趨勢。這些大學不僅樂於接受擁有國際文憑的學生,許多名牌大學還向成績優異者提供獎學金或者跳級的優惠待遇。

國際文憑組織的產生背景決定了IB的教育宗旨首先要把國際化放在首位。IB的教育目標明確指出,通過高中學生對國際文憑課程的學習,在共享人類最先進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在接觸不同民族文化基礎上,以及對人類不同社會活動的積極參與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對世界文化交流的理解力和包容能力,從而培養國際型人才。


IB的目標與趨勢

IB課程可以用六邊形圖案來描述。圖案的中心代表學生必修的三項學習內容,這三項內容旨在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與思考、獨立研究和課外活動的參與等能力。六個邊分別代表可選修的六種類型的課程。

第一類課程 - 第一類語言課程,用學生母語教授語言文學與世界文學;
第二類課程 - 即外語課程,可選華語、法語、西班牙語等中任選;
第三類課程 - 有人文科學、地理、歷史、政治等;
第四類課程 - 即實驗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
第五類課程 - 即數學,裡面還細分為很多種;
第六類課程 - 即藝術及各類選修課,包括肢體藝術、形體藝術、世界藝術等等。

每個學生必須從每一組科目中至少選讀一門,以保證這一階段所接受的普通教育的廣泛性和均衡性。學校可以根據本國、本校的實際情況在六類課程中選擇可開設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興趣,選擇自己所學的課程和各門課程的等級標準,並與將要選擇的大學專業課程相結合。



欲對IB課程有進一步的瞭解,可參閱先楓報第11期及相關網頁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