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網頁下載速度,影音檔已被移除,請點擊僑社新聞網,即可連結至原網站觀看觀看)
- 協定尚無具體簽訂時程
- 僑胞的一些關切的問題基本上曾經談過,但因情勢變遷,需要檢討修正。
- 僑胞的一些需要是否能夠完全充分地反映在未來協定裡仍是變數。
- 資訊交換僅限個案資訊交換,明確的稅務調查案件並符合若干條件,政府才會提供資訊, 且不追溯既往。
- 會中解釋了居民跟非居民中間的區別。
- 在台灣領取的退休金可望免稅。
- 是否造成台加兩邊收入曝光。
- 協議是否會造成僑民權益的很大損害。
- 協議從2012年夏天開始,至今已有大約八個月的期間。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是世界潮流,可以為簽約國雙方僑民及以及公司企業共創三贏。
- 簽訂「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對於未來推動我們和加拿大經貿關係的發展,包括投資保障協定,甚至於長期的自由貿易協定,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 僑民對「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反彈,主要源於對協定內容的不了解和誤解,其中僑民最大的焦慮是擔心兩國政府間的"資訊交換"問題。
- 劉志攻代表向所有僑民"拍胸脯"掛保證,簽署此協定的原則就是"一定對大家有好處,如果對大家有壞處的,我第一個反對,絕對不簽。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可以為僑民和公司企業帶來減免稅務優惠,減少投資風險。
- 過去七年來,台灣的25個協定締約國,總計只提出了18件資訊交換要求,而且都是公司案件,其中成案的只有13件。
- 政府也絕對不會主動與他國交換資訊。
- 各國加強查緝逃漏稅純粹是它國內法的自己作為,目的是保障稅收,與租稅協定完全是分開的。租稅協定的本意是要透過讓利及稅率減免,創造一個有利投資的環境,所以基本上 它是針對投資,而不是針對個人,更不是為了加強查緝逃漏稅。
2013-05-11 駐加代表劉志攻「台加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講座報導 (採錄自僑社新聞網)
- 在2008年,台灣跟加拿大已經進行過諮商。
- 「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是根據OECD及聯合國的一個稅率版本,基本上所有國家的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內容大同小異,只有在稅率及讓利等方面,會根據各個國家經濟狀況,進行磋商調整,基本上是沒有爭議。
- 過去僑胞誤解,覺得簽訂這個協定會對僑胞產生很大危害,當時反對聲浪很高,當時的政府也沒有向僑胞做系統的說明,也造成整個過程延宕。
- 經過八個多月的說明之後,大部分僑胞大概了解「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是追求三贏,就是雙邊的締約國政府,僑胞、公司企業都是獲利的。
2013-05-24 駐加代表劉志攻「台加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講座報導 (採錄自僑社新聞網)
- 僑胞的反對基本上是對協定內容的不了解、疑慮、誤解,相信大家了解這個問題後,就知道這是一個世界的趨勢,對締約雙邊國,甚至對我們僑胞,都有好處。
- 協定的內容本身爭議性是不大的,只是讓利的程度大小的討價還價(譬如10個或15個百分比)等等而已;還有一些針對雙邊特殊的國情問題的討論。
- 距離上次諮商(2008年)已經事隔五年了,在這個五年之內,加拿大和其他國家也簽訂了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我們要看看他們的內容並爭取哪些對我們有利的。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