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育部彈薪方案,國科會每年也編列10億元預算,補助各大學敦聘傑出研究人才。包括交大、台師大、中興大學,都有原已被國外挖角的教授,因國科會彈薪方案選擇留任。
但各大學期盼,彈薪方案經費能持續挹注,否則學校開高薪挖來的教授,幾年後薪水被砍,校方實在很尷尬。
台大行政學術副校長陳良基說,彈薪方案推出後,國內學者的薪資待遇,比起國外的差距「看起來不會那麼顯著」。但陳良基說,彈薪方案經費以「年」為單位編列,有時學者難免問起「會不會三、五 年後加薪就取消?」讓校方實在很尷尬,希望政府替學校著想,不要讓好不容易挖來的學者,對未來的薪資待遇有太多不確定感。
除了對外攬才,彈薪方案也讓台大每年約80位新進助理教授,起薪比過往多3萬元。但陳良基坦承,還是有不少國外大學來台挖人,台大近期就流失三位學者,分別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夏威夷大學和香港。
交通大學副校長林一平說,彈薪方案推出後,交大不再有學者被國外挖角。除了誘人的高薪,林一平認為,學校的研究團隊、學術風氣等,也是吸引人才留任的加分條件。
人才培育白皮書計畫辦公室執行長、清大講座教授彭宗平指出,大學教師薪資應跟表現有階梯式差異。有些老師只教書,不做研究及服務,只扮演「teacher」角色,和高中老師沒什麼不同,現有薪資已算優渥。但研究有優異表現,能將專業貢獻作社會及國家,才稱得上是「professor」,這類老師依現有的薪資水準,難以留住好人才。
彭宗平認為,彈薪方案雖有相當程度的「慰勞作用,但頂多只能提供兩倍薪資,相對於香港、新加坡、大陸薪資動輒是台灣的四、五倍甚至十倍,差距仍遠。且彈薪方案沒有制度化,一次至多核給三年,缺乏可長可久的制度化薪資方案,勢必難以抵擋國際搶人才大戰。
消息來源: 聯合新聞報,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